诗与刀_第四十二章 探花郎与两指夹击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四十二章 探花郎与两指夹击 (第2/3页)

了笑:“我兄长出彩倒是正常,若是我突然出彩了,有些人还不一定相信,不若顺其自然。”

    徐杰听得似懂非懂,便也不再多问。

    忽然身后听得一阵哗哗啦啦的声音,待得徐杰回头一看,便见得身后之人全部都站起身来,真在拱手见礼。

    徐杰与欧阳两人便也连忙站起,七八个儒生模样打扮的中老年人从阶梯之处走了上来,这些人气度不凡,大多是华发已生,年纪不小。也在左右拱手回礼示意。

    徐杰也不需多猜,是大人物来了,所谓大人物,官员是其一,也还有大江郡本地的老一辈名士。

    七八个人慢慢往前走,手作揖在空中不断来回轻拱,却也在互相说着话语。

    待得到了徐杰身前,便也听得一人说道:“孙郡守,今年这诗会比往日里又热闹了几番啊。”

    郡守便是一郡之主官,虽然品级大多在从四品到五品之间,但是在这大江郡,已然就是最大的官员了,徐杰闻言便也多打量了几番,寻着声音找着到底哪个是郡守孙思潮。

    也听得郡守孙思潮面色带笑答道:“欧阳公,您到这大江郡当学政十多年,经历了五任郡守了,便是人人都托了你的福,大江郡的进士一年比一年多,前几任郡守皆以治学之功得以升迁,而今轮到在下了,当真是感激不尽。”

    徐杰听得那一句“欧阳公”,眼神已然看向了身边的欧阳姐弟二人。

    欧阳文峰连忙拱手小声说道:“徐兄勿怪,此乃家父。”

    徐杰闻言,便也明白了,欧阳文峰姐弟竟然就是大江郡学政欧阳正的子女。欧阳正,在文坛之中,其实大名鼎鼎。在这大江郡里,更是被读书人无比敬重之人。

    自从欧阳正到了大江郡来当学政,大江郡里出的进士一年比一年多,其中大多就是欧阳正的功劳。欧阳正对于公事极为认真,不仅自己对于教书育人很注重,连带着各个县,欧阳正也是每年都要亲自下去巡视教育之事。

    上一次欧阳正去青山县,便是检查县试之事,亲自把每一个秀才的考卷都拿来看了一遍,甚至把没有考上秀才的试卷都粗略翻了一遍。便是要杜绝其中的舞弊现象。也还把县学里面的教习都考教了一下,以免其中有人滥竽充数误人子弟。

    整个大华朝,能做到这般的学政,只怕也就只有欧阳正一人了。其他郡里的学政,哪里会这般亲自往各地视察公务。

    学政一般情况下只会比郡守低半个品级,虽然为郡守的下官,却是权利极大。但是这郡守孙思潮,显然对欧阳正极为的尊敬。就如话语所说,欧阳正严谨的态度,在官场上受益的,却不是欧阳正自己,而是历任的郡守。一地教育之功过,文风之兴衰,教化之厚薄,也是官员升迁主要的考核。

    奈何,奈何欧阳正自己却十几年来未曾获得半点升迁,还是这么一个从五品的学政。

    倒也不是历任郡守要与欧阳正争功劳。而是欧阳正本身就不能升迁,或者说没人敢让欧阳正升迁。

    十五年前的欧阳正,二十七八岁,正是风华正茂,也正是春风得意,在京城为官,以不到而立之年,深得圣宠,官拜中书省右仆射,崇明殿大学士。已然就是相位之一。

    二十五年前的欧阳正,十七八岁,东华门外唱得大名,位列三甲探花郎。更是一朝闻名天下知。其春闱考卷之策论,更是传扬天下,也是这一份考卷,奠定了永昭革新,似的朝廷收入连年大涨,也间接促成了当年大江洪灾以军代赈的事情,大力扩充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