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034章 姗姐往事 (第1/2页)
陆远走到饮水机那儿取了杯水,递给了卢佩姗,然后提议道:“申请劳务派遣公司资质不够,那么劳务中介呢?这个要求不总吧?” “你是说职介所?”卢佩姗好像听明白了陆远说得换个思路,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,说道,“职介所要求的资质倒是不高。相比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,申请劳务中介许可证的确要简单些。只是……” 说实话,不做劳务派遣,改做劳务中介,卢佩姗真的挺不甘心的! 虽然劳务中介或者职业中介,和劳务派遣一样,都属于人力资源公司的范畴。但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,比如提供的服务不同、盈利方式不同,所处的位置也不同。当然,最大的根本区别还是在于,作为劳务派遣公司,是要和派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,而劳务中介则不需要,因为劳务中介是提供信息差别服务,不存在劳务关系。 就拿华晟集团萧山分厂这桩买卖为例,卢佩姗一旦注册成劳务派遣公司,就会和三棉厂的数百名下岗职工签订了劳务合同,然后将他们派遣至华晟萧山分厂工作。但是无论他们在华晟萧山分厂工作三年,还是五年,华晟集团萧山分厂终究不过是用工单位。他们真正的娘家还是卢佩姗的派遣公司。 华晟集团萧山分厂除了要支付派遣员工的薪资及保障福利外,还要额外支付卢佩姗的派遣公司一笔不菲的服务费。每派遣一批,就支付一笔服务费。这是派遣公司的盈利方式。当然,通常情况下,这些派遣员工的薪资,都会由用工单位统一打入派遣单位的账户,由派遣公司统一发放。 在九十年代,在我国国企劳动制度改革中,出现了越来越多为安置下岗职工而产生的劳务派遣。这些下岗职工中虽然绝大多数年纪都大了,但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,很多大型企业喜欢和劳务派遣公司合作,经常把一线生产或者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,交由派遣工人从事。等到派遣合同期满,再重新换一批派遣劳工,重新焕发生产力。对这些企业而言,这些都是非核心技术或高新技术的岗位,交给派遣单位合作,无论是人力成本,还是管理成本,都是上上之选。 至于劳务派遣公司,这些派遣员工无论在用工单位工作几年,但作为人力资源,他们都属于一种财富,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的。 但是劳务中介就不一样了。 劳务中介,简而言之,就是向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信息服务,并从双方或者单方赚取一定的中介费用。这是一锤子买卖。这也是卢佩姗犹豫的真正原因,一旦把数百名下岗职工以劳务中介的方式输送到华晟集团那边之后,这数百下岗职工只能跟华晟集团签订劳务合同,而她,只能赚取一次性的中介费用。而且,比起劳务派遣的服务费,这中介费用简直是不能比的,盈利空间大大缩小。 关键是,一旦性质改成劳务中介,华晟萧山分厂的合作签订完成那日起,就意味着三棉厂这数百下岗职工作为一次性人力资源,从此与她再无相干。 这不是她最终想要的业务形态啊! 她犹豫了一会儿,陷入了沉默。 …… …… 陆远静静地看着她,莫名想起了之前从洪刚那儿听到的,关于卢佩姗的往事。 卢佩姗从小虽不说养尊处优,但家境也很优渥,她的父亲当年也是城厢镇首屈一指的板材大王,他们家生产的三合板在江浙沪一带也是很销量极好的,卢佩姗直到读大学那会儿,都是人们眼中的有钱人家的女儿。不过一切转折点从她大四实习那年开始,那年板材行情萎靡,家里三合板滞销,资金链出现了问题。加上他父亲平时爱赌,和民间集资那些人搞在了一起,最后陷入了吃着高利贷还着高利息的死套路里,欠下了高额巨债。以至于,家里的房子、三合板工厂的厂房、还有生产设备都被抵押给了借贷公司。工厂一停工,工人也统统被遣散了。 当时她闻讯从外面赶回家时,家已不成家。她母亲受不了家庭剧变的刺激,中风半瘫在床,而她父亲在她回家之前,趁夜不告而别,远走他乡,至今好些年了,音讯全无。为了方便照顾母亲,她实习结束就回来了城厢镇,在家纺小商品市场一带干着掮客的买卖。这一干就是五年。 在这五年里,她开着皮包公司干着掮客,把挣来的钱一分为三。一份给小姨,毕竟她母亲瘫痪之后是由小姨负责日常生活料理。一份留着自己攒着,用来创业做生意的。最后一份,她偷偷拿来偿还当年那些被遣散工人的工资。 这些工人都是他们家三合板工厂的工人,挣得都是血汗钱,被遣散的时候,他父亲已经跑路了,连工人最后一个月的工资都发放不出来。卢佩姗亲当时眼目睹着炎炎夏日,五六十名工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