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打造神话大唐,告诉这是西游_第三十九章 贞观元年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三十九章 贞观元年 (第1/1页)

白茅制糖,也就是茅草根制糖,那是真的奢侈,茅草根所含的糖分简直是少的可怜,就算不失败,一百斤茅草根能够制取的白砂糖也不会超过三两。
    用它制糖,放在现代那就是吃多了没事做。
    可放在古代。
    而且还是大唐时期意义完全不同了。
    华夏制糖业虽然相比于欧洲要更为发达一些。
    可要直到唐高宗时期,作坊式制糖逐步完善,新技术得以快速传播,并衍生了许多新理论,再到北宋时期,一位农夫发明了制取白糖的方法,白砂糖才算是彻底问世,在这一百多年前。
    这一颗颗的白砂糖,那就是一颗颗的金子。
    费多大的力都不为过。
    就比如这不到半两的糖与黄金等价值也许夸张了,可与白银等价值,恐怕没有任何人有意见。
    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。
    李明并没有停下来白茅制糖。
    而是继续进行。
    少府更多的人员被调动。
    同时,少府收购的大量白茅则是在迅速之中消耗。
    白砂糖的数量在逐渐的增加。
    第一天他制取的白砂糖连一两都不到。
    可第二次由于失误的减少,加上白茅更多,制取的白砂糖到达了五两。
    第三天,十两。
    第四次,一斤。
    当数量到达一斤之后,制取的白砂糖逐渐进入了稳定当中。
    毕竟一天能够获取的白茅是有限的,同时工人的工作效率也是有限的。
    一斤是极限了,想再度提升,要么更换制取的材料,要么提升制取的工具。
    这些都不是他短时间能够做到的。
    不过,能够到达每次产糖一斤,李明也很满足了。
    至少他的食用不会有着什么问题了。
    至于后续,他也不担心,相信很快少府准备的甘蔗就应该要到达了。
    有着含糖量更高甘蔗,所能够获取的白砂糖自然会更多。
    当然,哪怕甘蔗到来了,白茅短时间,恐怕也无法被淘汰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