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道秘辛_第二章 玄典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章 玄典 (第1/2页)

    “玄典,意為研讀神秘的書,道家專有名詞,指通過讀一些玄妙的典籍,達到鍛煉心靈,參悟道的目的。”

    下午的陽光變得柔和,劉黎做了個注釋。

    他總算把譯文改了一遍,讓其出現了詩歌般的韻律,誦讀起來,劉黎都能感覺到一絲道韻,仿佛山中的清泉流水。

    但這種感覺只有一絲,完全比不上原版的原汁原味,也沒辦法,時間和水平有限不說,英語終究是另一種文化環境的語言,很難改。

    比如原文中“玄典”一詞,在劉黎的理解里,玄是動詞“研讀”,也是形容詞“神秘的”,典是名詞,翻譯成英文既不能失了“研讀”,也不能失了“神秘”,否則都會失去原本的含義,他只能翻譯成“研讀神秘的書”,導致整個詞匯膨脹,韻律被打亂。

    “或者改為‘學習經文’?這樣就是兩個漢字對應兩個單詞,只是發音不一樣。”劉黎想著,又做了修改。

    隨著又一次翻譯,劉黎對“無名道經殘卷.pdf”有了更深刻的認知。

    無名道經本身應該是講“山術”的道經,“山”是道家中“修練”的意思,山術就是修煉術,也有細分,可以分為食餌,服餌,丹法,玄典,拳法和符咒。

    但劉黎得到的只是一部分原文,包含“丹法”的結尾,完整的“玄典”和“拳法”的開頭,只是殘卷。

    所謂“丹法”,劉黎把它翻譯成了“冥想”,無名道經殘卷中記載了一種“渡橋分燈筑基”的冥想法,不過只有最后一段,講述如何處理修練后殘余的燈燭,他甚至不知道這些燈燭是切實存在的,還是冥想法中想象出來的。

    而“拳法”部分讀起來更像是如何鍛煉身體的體操,也只有開頭,感覺不如第二套廣播體操“時代在召喚”。

    劉黎還確定了一個事實,那就是無名道經殘卷確實有某種韻律,就像一首歌有一個特定的編曲,他在翻譯過程中不停的默誦,雖然現代漢語和古代的發音差別很大,但至少是一個字對應一個音,他越吟越有感覺,這比英文翻譯明顯地多。

    劉黎甚至覺得,無名道經殘卷的內容可能都沒有它本身呈現的韻律重要,原文也說反復吟誦可以起到“耳聰目明”,“鍛煉精神”的作用。

    不過也只是想想,要是他跟丁胭紅說……這東西為了修煉效果,只翻譯聲音和韻律,不翻譯意思,單子能不能做下去先不說,丁老師得關心下他的心理健康問題。

    再說了,作為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,劉黎是根本不相信有什么怪力亂神,修煉方法之類的最多存在于小說當中。

    “就算真有修煉效果,客戶也應該找專業的道家人士翻譯,而不是交給一家翻譯公司,讓他們外包給我們這些外行翻譯員。”劉黎腹誹:“拿我們翻譯出的東西修煉,這不得修出點大病。”

    把文件發送給丁經理,讓她在交初稿之前找人審校一下,劉黎伸了個懶腰,他到目前為止一直廢寢忘食翻譯,只吃了些零食,現在餓極了,決定出去吃點好吃的犒勞自己。

    劉黎伸手摘眼鏡,卻突然一愣。

    眼鏡沒有架在他的鼻梁上。

    他脖子僵硬,像人偶那樣旋轉,視線聚焦。

    他的眼鏡放在鼠標墊前面的空處,在他醒來做翻譯時,一直沒有戴上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星城,鐘樓小區大門口的一家沙縣小吃,劉黎點了一份雞排飯,還額外加了一個雞腿犒勞自己。

    吃著蘸滿醬汁,味道鮮美的飯,啃著雞腿,劉黎陷入了沉思。

    他從初中就是近視,在高中變成重度近視,即使是在電腦前面工作,也必須戴上,才能不貼近屏幕看清字。

    可這樣的近視,僅僅只是讀了一下某篇經文,就直接治好了?

    劉黎看著遠處,他的世界很清晰,沒有佩戴眼鏡,卻依然可以看到清晰的景象,看清每個人,每輛車。

    他腦海里冒出一個念頭,如果把這篇道經公布出來,是不是全世界的眼鏡廠商都得倒閉?

    劉黎也只是想想,因為他是和翻譯公司簽訂了合同,有保密協議的,如果把客戶的原文泄露出去算違約,有違約金,要扣錢。

    況且,他自己也不太相信這種事。

    “哪有這種好事,肯定不是每個人都可以……我莫非是傳說中的修煉奇才?”劉黎想著,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