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天旅人_第七百二十四章 真假证太一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七百二十四章 真假证太一 (第2/2页)

定然已经乱作一团了,疯一般的在寻找着太一道兵和他手中的未知碎块。

    周太乙上路了。

    这茫茫无尽的太无,是在太广,太大了。

    周太乙在此盘坐一亿年,都未曾见有别的道祖找上门来,足以可见,太无之大,以及那些道祖们进度的缓慢。

    但幸运的是,时间对于道祖而言无概念,除去了一个大千宇宙年的生灭之外,道祖们都可以永恒的寻找下去。

    在永恒的这个概念下,只要寻找,注定会有寻找到的一天。

    就是不知道那一天是什么时候了。

    一亿年……

    十亿年……

    百亿年……

    千亿年……

    周太乙已经在茫茫太无之中行走了数千亿年,这期间,他经历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大战。

    来自各种对手。

    自己的太一身们。

    其他的道祖们。

    大战的原因无非就是一点。

    寻找太一道兵和未知碎块。

    办法也很简单,便是逢太一身和道祖便交战,因为那一幕中很清楚。

    至高太一的道兵在最后是跟着他的其中一缕意识去了。

    这明太一道兵绝对在某位太一的身上。

    而未知碎块虽然去向不明,但也有机会被某道祖得到,所以,很简单,见面就大战,将对方逼至绝境,自然会有可能将对方的底牌逼出来。

    可惜的是,周太乙身上的未知碎块,早已经失去了灵,灵身上的具备的未知之力,也早就被揭开迷雾消耗干净了,他并不能以之做什么用了。

    所以,就算将他逼至绝境,这东西周太乙也不会拿出来。

    反而这千亿年的不间断大战,让他连番的增长对道祖概念级的运用。

    最强的矛vs最强的盾。

    各种绝对概念一级的碰撞。

    最快的速度、必中的一击、必毁的诅咒………

    然而,这些只是道祖对于概念的玩弄,只有两位道祖之间对于太无之力的强弱,没有绝对的概念。

    谁的太无之力更加强大,谁的概念就是更强的概念。

    可惜,道祖自身没有死亡一,大家同为太无的抽象化身,只会被打的归于太无,在很久很久之后,又会复苏过来,重新开始。

    许是因为太一化身都有着曾经至高太一的特性,在道祖中也是佼佼者一列,所以周太乙这千亿年,还没碰到至强的道祖,能将他打的归无。

    而这千亿年的时间里,。

    又有更多的太一化身们证就道祖之境,太一道祖们的数量愈发的多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这一日。

    大片的太无都在震荡。

    那是数十位道祖被打灭归无的一幕。

    数十个大千混元宇宙湮灭,无数多元宇宙,时空,都在塌陷。

    一人在吞噬他们的本源。

    那数十位道祖的意识归了太无沉寂。

    二十亿年之后。

    一则消息慢慢传遍各方道祖耳中。

    苍茫中身怀太一道兵的那位太一道祖出现了。

    其名东皇!

    他解开了镜花水月之题,正走在踏出那一步的路上。

    目标,是所有的太一化身们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“你如何称呼?”

    “周太乙。”

    周太乙看着面前这位道祖,另一个太一化身的道祖。

    “吾名太昊。”来者是一位青袍道人,头戴道冠,自报姓名之后,便是迅速道:“吾并无意与你大战,乃是前来明东皇之劫。”

    周太乙不语,静等对方完。

    太昊道:“东皇拥有着太一道兵,并开始在这千亿年间解开了镜花水月之题,要在众多太一之间证一个真假,证他唯一真身,证见未知之门。”

    周太乙闭目思索:“镜花水月,皆是幻象,他如此看待至高太一那半步,认为这众多太一都是幻象,为他一人是真,认为最后半步的内容,在于证自身真假之上。”

    太昊道:“便如道下之论,有阴就有阳,有黑就有白,万事万物皆是相对而存。”

    周太乙缓缓道:“这是道下之论。”

    太昊道:“的确,这是道下的概念,可东皇却强行将这概念提到了道上,提到了自身,他要用自身的真假概念,将我等太一化身全都统一,我等皆为镜花水月之假像,他为真正的至高太一。”

    “虽然此法粗暴,但纯粹原始,正是道祖相争的最根本的强弱之分,谁的力量强,谁就是唯一的逻辑,他具有太一道兵,强横无比,凌驾许多太一之上,如今又以真假之道,证回了许多力量。若他最后一证成功,或许并不见得能够踏出完整一步,但收回我们这些化身,绝对能够将自己转变为曾经的至高太一。”

    “到时候,他再以道兵取未知碎块,也能踏入未知之门。”

    周太乙看向对方:“你来找我?”

    太昊道:“为你我自身计,我们都是被证,也想自证的太一,众多太一中,注定只能留一个,但眼下,我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威胁,不想他证做假身,该怎么做,不言而喻。”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